脈衝光治療Intensive Pulsed Light
脈衝光是一種多波長與高能量的脈衝性閃光, 可穩定發出500~1200nm的完整光譜, 其治療範圍幾乎涵蓋了所有常用雷射種類的波長, 可說是各種雷射的組合, 因此又被稱之為”第三代雷射”. 此種複合式光波並非如雷射固定波長般只能針對單一深度的皮膚病灶進行治療, 而是能在其光譜可及的範圍內選擇不同的波長光線進行各種脈衝波段的變換, 所以可以彈性運用來治療多種不同層次的皮膚問題, 舉凡除斑, 淡化色素, 縮小毛孔, 除毛, 除血管病變….等皆能達到不錯的療效, 且其大面積探頭的設計也常用來做全臉的光療美容保養, 可說是一機多用的革命性儀器, 特別是針對綜合性皮膚問題的患者, 仍具有不可取代的治療地位。
新一代的脈衝光機皆屬同步輸出多種波段的可調式儀器, 其效能幾乎涵蓋了各種雷射儀器治療的深度與範圍, 醫師不僅可以針對各類型的皮膚問題, 選擇適當的脈衝波段與能量輸出來對應治療的目標, 且其穩定與溫和的能量輸出也不會如雷射單一波長般造成皮膚的深處破壞, 因此治療後並無任何表皮傷口與恢復期, 也甚少發生反黑或疤痕殘留等後遺症, 極適合患者做全面與漸進式的膚質改善. 目前新式的脈衝光儀都內建有各種皮膚問題的參數與不同波長探頭可供轉換利用, 更能有效的提升此類療程的效率與安全性. 依據脈衝光的波段分佈特性與手機探頭種類, 本院提供下列幾項皮膚問題的治療服務:
光療回春SR(560, 640nm波長)
又稱為美容光療法, 為目前脈衝光最為普遍認同與運用的主要功能. 其原理是運用脈衝光溫和的寬頻譜與均勻的照射深度, 以較低波長的光線治療皮膚表層的斑點或色素問題, 並同步以較長波長的光線來刺激真皮層內的膠原或彈力纖維蛋白的增生, 藉此改善皮膚的老化, 毛孔, 或是細紋等問題. 此種光療法的特點是必須全臉性的施作, 並同時解決許多複雜的皮膚斑點與膚質問題, 因其治療的過程較為溫和漸進, 每次施作後不會於臉上留下傷口或印記, 患者於隔日仍可正常化妝或上班, 所以又被稱之為”午休美容”的首選. 只是此類治療必須每個月返診施作一次, 一般針對皮膚斑點或血管紋等問題須做3~4次, 而如果是治療毛孔或細紋等目的則需要6次左右的療程才能達到穩定與明顯的效果.
依莊醫師之經驗與觀察, 此波段的脈衝光治療對於淺層的斑點, 例如雀斑或曬斑…等效果最佳, 約可達到80%以上的清除率, 但對於肝斑, 顴骨斑或色素沉著等效果則較不明顯, 而如欲達到改善膚質, 縮小毛孔, 肌膚淨白, 或是撫平細紋…等效果則大多需要6次的治療, 且日後可能須間隔2~3個月施做脈衝光一次來做好保養維護的工作, 如此才能常保光療回春的成效且預防斑點的再生。
注意須知
手術前
- 一週前須暫停使用含有A酸成分之保養品或藥品
- 皮膚有活躍性剉瘡或急性感染者禁止接受治療
手術後
- 一週內須強化皮膚保溼與保養
- 一週之後始可回復皮膚A酸治療藥物之使用
- 療程期間須避免熬夜, 抽菸, 或油炸類食物, 以利效果快速呈現
- 療程期間與結束後均需加強平日的皮膚防曬與紫外線隔離動作
適應對象
- 皮膚深淺不一之斑點者
- 皮膚色素沉著或膚色不均者
- 膚色黯沉或偏黃者
- 毛孔粗大, 出油, 細紋或膚質粗糙者
- 無法接受雷射治療的傷口或恢復期者
- 曾接受過雷射治療而導致反黑者
可能併發症
- 暫時性結痂
- 膚色不均
- 皮膚泛紅
治療優點
-
可同時改善多種皮膚之問題, 達到淨白膚色, 淡化斑點, 與細緻肌膚等效果
-
術後皮膚不留傷口或印記, 無恢復期之限制
-
治療方式溫和且不具破壞性, 較無反黑或疤痕等風險
-
術後無須特殊之傷口護理或保養
-
醫師可根據前次治療之反應調整脈衝光能量, 施作安全且較具彈性
-
無論任何膚色或膚質者均可施作
-
日後可以無限次的反覆施作以維持肌膚最佳的狀態
治療缺點
-
須接受4~6次的療程施作, 治療期間較為漫長
-
治療效果可能因醫師之經驗, 參數設定, 或是患者的膚質等變數而有落差
-
對於皮膚的深層斑點或色素治療效果不佳(<20%)
-
對於毛孔或細紋的改善率約僅能達到30~40%
-
術後效果的維持度可能因個人日常肌膚保養而有所差異
-
皮膚光敏感患者需禁用此類治療
色素模式PL(515, 550, 570, 590, 615, 645nm波長)
運用500~600nm間的脈衝光波長可以針對皮膚的各種色塊或斑點做淡化的治療, 例如雀斑, 老人斑, 曬斑, 顴骨斑(或黑斑), 甚至是色素沉澱與胎記….等. 它的治療原理與雷射除斑直接破壞患處表皮的方式不同, 而是藉由大面積且溫和均勻的光線熱能照射, 激發皮膚內不同深淺的斑點使其逐漸浮現並自然為人體所代謝, 因此治療後皮膚不會有任何的傷口, 而接收脈衝光照射過的斑點會於術後一週內逐漸浮現如咖啡粉狀的微小結痂, 緊接著於二至三週後脫落, 約一個月內可確認效果. 因此種色素模式的能量需逐次累積來治療較為深層的斑塊或色素問題, 通常患者須經過3~4次的療程始能達到穩定且明顯的淡斑與均勻膚色效果.
此類色素模式與回春模式的差異在於其對於斑塊的治療具有針對性, 故療程的能量較為提高, 因此對於皮膚表淺層的雀斑或曬斑改善效果最快且明顯, 大約只需2次的治療即能清除70~80%的斑點問題, 而對於顴骨斑或肝斑等黑斑問題則效果稍差, 如以接受4次的療程來評估大約僅能改善30~40%左右; 其他針對色素沉澱, 雷射反黑, 或是胎記等斑塊的效果可能因人而異. 患者若完成了四次的色素模式治療後仍有殘留的斑點問題, 最終應考慮接受雷射除斑的治療。
注意須知
手術前
- 一週前須暫停使用含有A酸成分之保養品或藥品
- 皮膚有活躍性剉瘡或急性感染者禁止接受治療
手術後
- 一週內須強化皮膚保溼與保養
- 一週之後始可回復皮膚A酸治療藥物之使用
- 療程期間須避免熬夜, 抽菸, 或油炸類食物, 以利效果快速呈現
- 療程期間與結束後均需加強平日的皮膚防曬與紫外線隔離動作
適應對象
- 天生雀斑患者
- 皮膚深淺不一之斑點者
- 無法接受雷射治療的傷口或恢復期者
- 曾接受過雷射治療而導致反黑者
可能併發症
- 暫時性結痂
- 皮膚敏感
- 泛紅
- 斑塊反黑
治療優點
-
同時治療皮膚的各種斑點問題, 可有效達到淡化斑點與均勻膚色效果
-
術後皮膚不留傷口或印記, 無雷射除斑的恢復期限制
-
治療方式溫和且不具破壞性, 較無反黑等風險
-
術後無須特殊之傷口護理或保養
-
無膚色或膚質等限制
治療缺點
-
須接受3~4次的療程施作, 治療期間較為漫長
-
治療效果可能因醫師之經驗, 參數設定, 或是患者的膚質等變數而有落差
-
對於深部皮膚斑點(如肝斑, 黑斑或色素沉積)的治療效果較不顯著(約僅達30~40%)
-
術後斑點仍可能因日曬或防曬不足而復發
-
皮膚光敏感患者需禁用此類治療
脈衝光與雷射除斑之比較
脈衝光除斑 | 雷射除斑 | |
---|---|---|
適應對象 | 多發性或深淺不一之斑點或色塊 | 獨立或是深層之斑點或色塊 |
治療目的 | 淡化斑點 | 根除斑點 |
治療儀器 | 脈衝光色素模式探頭 | Q開關-釹-雅各或紅寶石雷射 |
治療原理 | 黑色素聚熱凝結 | 表皮機械性震波破壞與熱凝結 |
作用波長 | 連續波長可調式 | 單一波長固定式 |
作用深度 | 表皮與真皮層 | 表皮層 |
治療範圍 | 方形或長形均勻熱源 | 點狀爆震 |
皮膚傷口 | 無 | 暫時性破皮(5~7天) |
疼痛感 | 低 | 較明顯 |
治療次數 | 平均3~4次 | 約1~2次 |
效果顯現 | 較慢 | 快速 |
治療特點 | 無論深淺斑點或色塊均可 | 主要治療深層斑點, 刺青或除痣淡化 |
膚質改善 | 可同時達到皮膚淨白效果 | 無 |
恢復期 | 無 | 需5~7天 |
色素復發 | 可能 | 較低 |
反黑風險 | 低 | 較高 |
術後護理 | 無須特殊保養 | 需注意防曬或隔離工作 |
血管模式VL(515, 550, 570, 590nm波長)
藉由脈衝光平均照射的穿透能量, 也能夠用來治療許多表淺性的臉部微血管擴張問題, 例如先天的葡萄酒色斑, 微血管瘤, 微血管暴露的蜘蛛斑, 好發於鼻頭或鼻翼兩側的微血管紋, 甚至是因酒糟, 脂漏或慢性皮膚敏感所引發的紅臉症…等. 它的治療原理是運用580~600nm波長段的脈衝光能量滲透皮下5~8mm的深度, 藉由溫熱的作用讓微血管壁瞬間的封閉與收縮, 讓原本容易充血的微血管迅速達到收斂與萎縮的效果. 此種血管治療的深度與能量會較一般色素模式來得加強, 但仍具有脈衝光溫和且不留傷疤的特點, 因此並不會如傳統的血管染料雷射般容易發生色素沉積或色塊不均等後遺症. 至於療程的次數則可依患者的病灶特性而做彈性調整, 但通常多需經過4~6次的治療才能達到50%以上的改善率。
注意須知
手術前
- 一週前須暫停使用含有A酸成分之保養品或藥品
- 皮膚有活躍性剉瘡或急性感染者禁止接受治療
手術後
- 一週內須強化皮膚保溼與保養
- 一週之後始可回復皮膚A酸治療藥物之使用
- 術後需盡量避免高油脂, 辛辣或是油炸類等飲食
- 療程期間與結束後均需加強平日的皮膚防曬與紫外線隔離動作
適應對象
- 先天臉部微血管瘤或葡萄酒色斑患者
- 鼻頭或鼻翼兩側明顯微血管擴張紋路者
- 臉頰因脂漏, 酒槽, 或是皮膚慢性敏感症導致長期泛紅者
- 因微血管鬱積導致唇色暗沉或發黑者
- 無法接受染料雷射的治療風險與恢復期者
可能併發症
- 暫時性皮膚泛紅
- 脫屑
治療優點
-
治療模式溫和且漸進, 無血管雷射般可能出現的色素沉積問題
-
術後皮膚不留傷口或印記, 較無恢復期限制
-
可部分改善光敏感症問題
-
術後無須特殊之傷口護理或保養
治療缺點
-
須接受4~6次的療程施作, 治療期間較為漫長
-
平均治療的根除約僅達50~60%
-
治療效果可能因醫師之經驗, 參數設定, 或是患處的特性等變數而有落差
-
血管瘤於治療後仍有可能復發或擴張
-
膚色越深者其治療效果可能較不明確
除毛模式HR(695, 755nm波長)
運用較深的脈衝光波長(700~800nm紅光)與加大的能量, 可以讓熱能有效的穿透皮膚深達表皮下層, 令此處富含黑色素的毛囊因聚熱效應而萎縮或凋零, 進而達到永久除毛的目的. 因此只要是真正的毛髮(非寒毛), 無論是在腋下, 會陰部(比基尼線), 髮際線, 前臂, 甚至是小腿等大面積的毛髮皆可利用除毛模式做有效的去除. 相較於傳統的雷射除毛(如紅寶石雷射或亞歷山大雷射等)方式, 脈衝光具有寬廣的各色光波與較佳的熱能貫穿特性, 其效果不易受到人種, 膚色或是毛髮部位等差異而有影響, 另外脈衝光的大探頭設計也能延伸治療範圍且讓患處反覆的均勻受熱, 較不易有毛囊發炎或毛髮殘留等問題; 至於它的缺點則是針對細毛的治療效果較雷射除毛來得差, 治療次數較多, 且治療效果較容易因醫師的能量調整而有所落差.
依據莊醫師的經驗, 脈衝光對於真正的粗毛(例如腋毛或腿毛等)治療效果極佳, 但對於細毛或寒毛(如女性假性鬍鬚, 手毛等)則效果較不顯著. 一般此類治療必須接受多次的療程才能達到90%以上的毛髮清除率(永久除毛), 其脫毛效果於前2~3次最為明顯, 每次約可清除30%左右的毛量, 之後會因毛髮生長期的關係而讓效果逐次遞減. 至於不同部位的毛髮其治療次數也不盡相同, 通常腋毛與會陰部做4~6次即可結束, 前臂則需6~8次, 而小腿因毛量眾多且分布廣泛的關係, 大多需要做到8次以上, 每次的治療間隔至少需要一個月。
注意須知
手術前
- 患處皮膚如有開放性傷口或急性感染者禁止接受治療
手術後
- 療程期間切忌進行其他機械性的刮毛或脫毛等動作
適應對象
- 額頭髮際線過低者
- 腋下, 會陰部, 或四肢毛髮(粗毛)眾多者
- 絡腮鬍或臉部雜毛多者
可能併發症
- 暫時性皮膚泛紅
- 膚色不均
- 毛囊發炎
治療優點
-
治療過程較雷射除毛無痛且不留痕跡
-
治療範圍較廣且均勻, 不易產生毛髮殘留或遺漏問題
-
治療效果穩定, 不易受皮膚厚度, 膚色, 或毛髮顏色等因素影響
-
漸進式除毛療程, 可有效涵蓋各類毛髮生長週期, 毛髮再生率低(<10%)
治療缺點
-
療程次數較多且漫長
-
對於細毛或寒毛等治療效果不佳
-
治療次數可能會因個人毛量多寡而有所不同
-
醫師的經驗或能量設定有可能影響除毛的效果
脈衝光與雷射除毛之比較
脈衝光除毛 | 雷射除毛 | |
---|---|---|
適應對象 | 大面積毛髮或毛量偏多者 | 局部區域毛髮增生者 |
除毛儀器 | HR除毛模式探頭 | 紅寶石或亞歷山大雷射 |
治療原理 | 毛囊聚熱凝結萎縮 | 毛囊震波激發破壞 |
作用波長 | 512~1200nm連續波長 | 單一波長694或755nm |
作用深度 | 較深 | 較淺 |
治療範圍 | 方形或長形均勻熱源 | 點狀或圓形狀熱源 |
療程次數 | 視部位而定, 約需6~8次 | 平均3~5次 |
效果顯現 | 較慢 | 快速 |
治療特點 | 粗毛或黑毛效果較佳 | 無論粗毛或細毛皆可去除 |
毛囊殘留率 | 較低 | 較高 |
毛髮再生率 | <10% | <5% |
毛囊炎機率 | 低 | 可能 |